天维网
作为新西兰最重要的历史文件、立国文书,怀唐伊协议一直只有英文和毛利文两个版本。新西兰官方决定,以30种不同的文字出版怀唐伊协议。
这一翻译任务由新西兰口笔译协会(New Zealand Society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完成,另外还推出了新西兰手语版本。这30种语言(包括汉语)的译本将集结在《译条约,三十语》(Treaty Times Thirty)书中出版,在本月末作为礼物呈献给新西兰公众。
该计划的发言人Stefan Grand-Meyer称,翻译怀唐伊协议是为了纪念新西兰口笔译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该协会共有150名译员以及校译人员(reviewers),“对于每一种语言的译本,我们都会安排至少3名译员参与翻译,他们协同一致尽最大可能形成最佳的译本。”
Grand-Meyer称,翻译毛利语版和英语版怀唐伊协议的另一个原因,是帮助少数族裔、具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士能了解这一历史性文件的含义,理解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
这项计划的难点之一,在于找到可直接将毛利语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译员并不容易,由Hugh Kawahru爵士翻译的现代英语版本怀唐伊协议因此成为毛利文版本的来源。
“所以,我们将古英语版和毛利语版都翻译为现代英语版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展示两个版本之间的不同之处。其中有些区别很关键,通过翻译都能展现出来。”Grand-Meyer说。
怀唐伊协议(Treaty of Waitangi)是1840年英国王室与当时新西兰土著居民毛利人之间签署的一项协议。它在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政治体系并认同女王的统治,同时,也确认了毛利人对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该条约是公认的新西兰立国文书。
为何要将已有英文版和毛利文版的怀唐伊条约翻译成另外三十种语言呢?有媒体从历史角度予以解读。1840年,在新西兰副总督威廉姆·霍普生的指示下,英国传教士亨利·威廉姆斯与其子共同把英文版条约译作毛利文,然后英国代表与毛利各部落酋长代表分别在两个版本上签名留印,以示同意。然而,亨利及其子并非专业翻译人员,他们仓促中的翻译有几处与原文原意严重不符,这也导致日后人们对英文版条约与毛利文版条约的诠释存在分歧争议。甚至在每年的怀唐伊日前后都会有部分毛利族群和活动人士借此抗议,发出反对政府的声音。因此,现在让译员们翻译这两种版本,可以让其中的差异清晰地呈现在不同语言中,旨在让所有移民更了解条约,促进人们把对条约的理解放入国际视野中。